锤子生物科技 历史秘闻 计时器发展过程

计时器发展过程

?计时器发展过程:   .   有关钟表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演变阶段,那就是:一、从大型钟向小型钟演变…


?计时器发展过程:
  .

  有关钟表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演变阶段,那就是:一、从大型钟向小型钟演变。

  二、从小型钟向袋表过渡。

  三、从袋表向腕表发展。

  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和当时的技术发明分不开的。

  公元1088年,当时我国宋朝的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

  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高约12米,七米见方,分三层:上层放浑仪,进行天文观测;中层放浑象,可以模拟天体作同步演示;下层是该仪器的心脏,计时、报时、动力源的形成与输出都在这一层中。

  虽然几十年后毁于战乱,但它在世界钟表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此,我国著名的钟表大师、古钟表收藏家矫大羽先生提出了“中国人开创钟表史”的观点。

  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报时钟,钟的动力来源于用绳索悬挂重锤,利用地心引力产生的重力作用。

  15世纪末、16世纪初出现了铁制发条,使钟有了新的动力来源,也为钟的小型化创造了条件。

  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建立了著名的等时性理论,也就是钟摆的理论基础。

  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第二年,在他的指导下年轻钟匠S.Coster制造成功了第一个摆钟。

  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

  18世纪期间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擒纵机构,为袋表的进一步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人Gee Graham在1726年完善了工字轮擒纵机构,它和之前发明的垂直放置的机轴擒纵机构不同,所以使得袋表机芯相对变薄。

  另外,1757年左右英国人Thomas Mudge发明了叉式擒纵机构,进一步提高了袋表计时的精确度。

  这期间一直到19世纪产生了一大批钟表生产厂家,为袋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世纪后半叶,在一些女性的手镯上装上了小袋表,作为装饰品。

  那时人们只是把它看成是一件首饰,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它的实用价值。

  直到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钟表 … 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和文明的巨大变革,才使得腕表地位的确立有了可能。

  20世纪初,护士为了掌握时间就把小袋表挂在胸前,人们已经很注重它的实用性,要求方便、准确、耐用。

  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袋表已经不能适应作战军人的需要,腕表的生产成为大势所趋。

  1926年,劳力士表厂制成了完全防水的手表表壳,获得专利并命名为oyster,第二年,一位勇敢的英国女性Mercedes Gleitze佩带着这种表完成了个人游泳横渡英伦海峡的壮举。

  这一事件也成为钟表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从那以后,许多新的设计和技术也被应用在腕表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带在手腕上的计时工具。

  紧接着的二战使腕表的生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也随之下降,使普通大众也可以拥有它。

  腕表的年代到来了!

  从我国水运仪像台的发明到现在各国都在研制的原子钟这几百年的钟表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不同时期的科学家和钟表工匠用他们的聪明的智慧和不断的实践融合成了一座时间的隧道,同时也为我们勾勒了一条钟表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轨迹。

  关于中国的钟表史,得从三干多年前说起,我国祖先最早发明了用土和石片刻制成的“土圭”与“日规”两种计时器,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器的国家之一。

  到了铜器时代,计时器又有了新的发展,用青铜制的“漏壶”取代了“土圭”与“日规”。

  东汉元初四年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架“水运浑象”,此后唐高僧一行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借鉴改进发明了“水运浑天仪”、“水运仪象台”。

  至元明之时,计时器摆脱了天文仪器的结构形式,得到了突破性的新发展。

  元初郭守敬、明初詹希元创制了“大明灯漏”与“五轮沙漏”,采用机机械结构,并增添盘、针来指示时间,其机械的先进性便明显地显示出来,时间性电益见准确。

  十九世纪末期,我国造钟工艺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1875年由上海“美利华”作坊制造的南京钟,屏风式样,钟面镀金,镌刻花纹,以造型古朴典雅、民族风格鲜明和报时清脆、走时准确而闻名于海内外,曾于1903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特别奖。

  我国手表是1955年由天津、上海先后试制出来的。

  现较为出名的有东风、上海、宝石花、海鸥等牌号。

  我国计时器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计时器历史

  纪 元

  朝 代

  计时仪器史

  主要文献

  公元前2357~2258年

  尧

  圭表、日晷测时已达相当高的精度

  殷墟出土卜辞“尚书·尧典”

  公元前722~221年

  春秋战国

  中国的漏壶记时已达很高的水平

  “周礼”、“初学记”、唐孔款达“诗疏”

  公元前201~公元9年

  西汉

  日晷和漏刻计时同时使用

  “前汉书”、“中国科学技术史”滴、清·梅文鼎“日晷”备考三考

  公元85年

  东汉

  浮子和漏箭

  “玉函山房辑佚书”、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

  公元132年

  东汉

  张衡制漏水浑天仪

  “晋书”

  公元450

  公元450

  李兰制“停表刻漏”,又名“马上奔驰”

  “初学记”

  “初学记”

  梁

  殷夔制漫水或恒定水位漏

  殷夔“漏刻法”

  公元660年

  隋

  耿询、宇文恺制大称式刻漏,献于隋炀帝

  “玉海”卷十一、“国史志”、“宋史”

  公元665年

  唐

  吕才制“多壶式受水壶刻漏”

  “事林广记”、“六经图”

  公元618~906年

  唐

  唐代盛行赤道式日晷,并于十七世纪前传入欧洲

  元·杨禹“山居新话”、“中国科学技术史”、清·梅文鼎“日晷”备考三考

  公元725年

  唐

  梁令瓒,一行制擒纵机构

  “新唐书·天文志”、“中国科学技术史”

  公元1030年

  北宋

  燕肃制“莲花漏”

  初学记

  公元1135年

  金

  出现复式多壶漫流刻漏

  “六经图”、“大清会典”

  公元1050年

  北宋

  舒易简、于渊、周宗制皇佑刻漏

  “初学记”

  公元1074年

  北宋

  沈括革新皇佑漏刻

  沈括“梦溪笔谈”、“浮漏仪”

  公元1090年

  北宋

  苏颂、辅公濂制水运仪像台

  “新仪像法要”

  公元1250年

  南宋

  “香篆”钟和灯钟记时在中国广为流行

  洪刍“香谱”、杨禹“山居新话”

  公元1260年

  元

  地平式日晷由西方传入(携带式日晷)

  “元史·天文志”、“中国科学技术史”

  世界历史

  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头上刻标记的方式来计时。

  公元前8000年:埃及文明制订了12个月每月均为30天的日历。

  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

  30天,每天分为360个周期,每个周期为4分钟。

  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人使用每年354天的月历,每月29天和30天

  相轮。

  与此同时,玛亚人创立了一年260天和365天的日历。

  公元前1500年:埃及发明第一个移动日晷,将一天分为12个周期。

  接着又发明一种叫漏刻的计时器。

  公元前700年:巴比伦人把一天分为相等的12个部分。

  公元前100年:雅典出现以一天24小时为基础的机械漏刻。

  公元200年:西方开始引入星期概念。

  公元400年:中国发展了机械漏刻。

  公元1100年:日晷在欧洲得到发展。

  公元1350年:德国钟表匠发明第一个机械闹钟。

  公元1500年:意大利教堂响起了机械钟声。

  公元1510年:德国纽伦堡出现带发条的怀表。

  公元1583年:格里历在罗马、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荷兰部分

  地区生效。

  公元1656年:荷兰一位天文学家发明自摆钟。

  公元1700年:时钟上除时针外又加上了分针。

  公元1800年:计时精确度到1/100秒。

  公元1840年:建立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公元1850年:计时精确到1/1000秒。

  公元1884年:华盛顿会议制订全球时区表。

  公元1928年:发明石英钟。

  公元1949年:发明第一台原子钟。

  公元1950年:计时精确到微秒。

  公元1965年:计时精确到毫微秒。

  公元1970年:计时精确到微微秒。

  公元1972年:建立全球协调时间时。

  公元1990年:精确到毫微微秒。

  公元1998年:建立超冷铯原子钟,比微微秒又要精确10万倍。

  计时工具的名称

  圭表、日晷、漏壶、浮子、漏箭、漏水浑天仪、停表刻漏、恒定水位漏 、大称式刻漏、多壶式受水水位刻漏、赤道式日晷、擒纵机构、莲花漏、多壶漫流刻漏、皇佑刻漏 、水运仪像台、地平式日晷、机械闹钟、秒表、沙漏、怀表、自摆钟、石英钟、原子钟、超冷铯原子钟

  参考资料:://zhidao.baidu/question/19200311.?si=2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楚门运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305511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https://www.chuizmen.com.cn/33035.html

作者: qinla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