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历史小说:
.
在中国历史上,“史官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笔,中国人历来是比较注重历史的,这是这几年来“说历史”畅销的内在原因。
出版两本《帝国政界往事》并受到市场欢迎的李亚平认为:“中国人比较重历史,但从1949年的历史书写存在一定的缺陷。
这两年,有人换一种方式去解读历史,老百姓才发现历史原来这么有趣,能无动于衷吗?”李亚平说,他的书99%都是真实的,因为“虚构的东西远不如真实发生的历史精彩”。
对历史的普及肯定是有价值的。
不过,学者葛红兵认为,大家不应读《品三国》、而应去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
但中国的史料汗牛充栋,要求所有读者都通过读原本去了解历史并不切实际,虽然以通俗方式普及的价值也不宜过高估计。
李亚平说,“我希望谈论历史话题,不仅能说出what,还能说出why.有生命力的还是那些能提供 … 论的历史视角。”
在他看来,在中国近年来能提供历史的 … 论的几本书有《万历十五年》、《潜规则》和《天朝的崩溃》,而《品三国》、《正说清朝十二帝》等畅销书“新东西不多”。
文化批评家张柠也认为,《万历十五年》、《潜规则》都是学术著作,有新的历史 … 论,有新的观点,因为风趣幽默可读性强而畅销了,这几本书与今天的“商业史学”或“市场史学”是不同的。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一些对历史知之甚少的读者通过易中天等人的著作了解历史,而另一些读者则希望通过阅读有观点、有态度的学者的书,来解开对历史的疑惑和看法。
一定程度上,对学术、通俗的历史解读的不同需求,形成了图书市场上不同的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