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历史探析急需万分感激:
.
一、生物技术研究的内容
微生物(发酵)工程:
通过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古菌、 真菌等)培养,获得生物材料、药物、酶、化 合物、食品 、饮料、饲料、农药、燃料等产品 的技术;(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
基因工程: DNA重组,基因操作,获得具新遗传特征的菌
种/细胞;
酶 工 程: 酶的生产改造及应用酶催化反应 进行的各种生
产技术;
生化工程: 应用化学工程的原理和 … ,将生物技术的研
究成果进行产业规模开发的学科。
–物质的生
物合成制备、分离纯化的工程;
细胞工程:在细胞水平进行生物技术开发;
二、生物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准备和酝酿阶段:19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1. 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基础物质
1919世纪末BuchnerBuchner兄弟:酵母无细胞提取液能使糖发酵产生酒精-酶的概念。
20世纪20–40年代:一些酶的提纯和结晶(尿素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肌动蛋白等),酶的本质-蛋白质。
1902年Emil Fisher:蛋白质结构是多肽;40年代末Sanger:分析肽链N端氨基酸;1950年Pauling和Corey:α-角蛋白的 α–螺旋结构模型。
1953年Sanger和Thompson:胰岛素A链和B链的氨基酸全序列分析。
2.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DNA
1944 年O.T.Avery: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1952 年A.D.Hershey和M.Chase: DNA35S和32P分别标记T2T2噬菌体实验
1949-52 年S.Furbery等:XX–线衍射分析-DNADNA是螺旋结构;
1948-1953 年Chargaff等:层析和电泳技术分析组成DNA的碱基和核苷酸量,提出了DNA碱基组成A=T、G=C的Chargaff规则,为碱基配对的DNA结构认识打下了基础。
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50年代初-70年代初
1.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1953年 Watson和 Crick::DN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意义:核酸是遗传信息分子的结构基础; 提出了碱基配对是核酸复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最后确定了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为认识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及其在生命中的作用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
在此期间的主要进展包括:
1956年A.Kornbery:DNA聚合酶;
1958年Meselson及Stahl:用同位素标记和超速离心分离实验: DNA半保留模型;
1968年Okazaki: DNA不连续复制模型
1972年:DNA复制开始需要RNA作为引物;70年代初:DNA拓扑异构酶;
1958年Weiss及Hurwitz: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
1961年Hall和Spiegelman: RNA–DNA杂交证明mRNA与DNA序列互补;逐步阐明了RNA转录合成的机理。
1972,Paul Berg, 第一个体外重组DNA
1973,Boyer, H., Stanley Cohen, 首次用质粒去克隆DNADNA
1977, W Gilbert 和F Sanger, 快速DNA序列测定法的建立
1978,GenentechGenentech公司在E.coli中表达出胰岛素
1980 ,美国最高法裁定经基因工程操作的微生物可获专利
1981,商业化生产的,DNA自动测序仪,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使用
1982,第一个重组疫苗在欧洲被批准,
1983,重组,Ti质粒用于植物转化
1988,PCR … 问世
1990,J Watson 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
1993,The Hungtington’s group,鉴定出Hungtington病基因
1995,C.Venter等,测定出Hemophilusinfluenzae全基因组序列
1996,测定出酿酒酵母全基因组序列
1997,测定出大肠杆菌全基因组序列
1998,美国批准艾滋病疫苗可以用于人体试验
1997,Ian Wilmut等,克隆多莉羊
1998,线虫(C eleganelegan) 全基因组序列被测定,克隆牛、鼠
1999,人类第22条染色体序列被测定
2000,Drosophila melanogaster全基因组序列,克隆猪
2000,thalianaArabidopsis thaliana全基因组序列被测定
2000,第一例成功的基因治疗(严重的综合性免疫缺损“bubble boy”)
2001, 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
2002,水稻、小鼠基因组框架图
2004,人类细胞核移植治疗性克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