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风俗饮食习惯:
.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亦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风俗饮食都有特色。
苏州地区自秦汉以来,就“信鬼神,好巫觋”,民间信仰根深蒂固,是一个典型的多神论信仰地区。
苏州习俗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
岁朝,男子开门放爆竹三声,叫作开门炮仗,象征“高升三级”。
家家悬挂神轴,点香烛,供粉圆茶食糖果于祖先神位前,长幼依次而拜,称为“拜喜神”。
之后,幼辈依次向尊长叩头拜年,尊长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早餐吃年糕、春饼、汤团、圆子,取高兴团圆之意。
初三叫“小年朝”。
女婿和寄儿女上岳家或寄父母家拜年。
初五,财神(或称路头菩萨)生日。
初四晚上家家接财神。
从初五起,多数商店开门营业。
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吴中有“闹元宵”旧俗,寺观庙宇鼓乐献新,人声鼎沸。
街头巷尾,锣鼓铙钹声不绝,称为“走马锣鼓”。
正月十三夜上灯,十八日落灯,各街市店辅出售各式花灯。
“苏灯”精奇百出,闻名遐迩。
灯节之时,悬彩,杂引流苏,大街通跟,灯彩遍张,夜则烯灯,火光烛天,光怪陆离,争奇斗研,游人如潮。
灯节还有打灯谜的习俗,人们将谜面粘诸花灯,任人猜射,中者,以巾扇香囊、果品食物为赠。
正月底,二月初,光福邓尉册梅花盛开,冷艳清香,花团锦簇,迤逦数十里。
苏州仍有“探梅香雪海”的习俗。
二月初二,称龙抬头日。
要吃油煎年糕,吃了腰脚轻健,称“撑腰糕”。
二月十二,百花生日,又称花朝。
凡种花果树的,都要给树枝扎红绸条,或插红纸小旗,名为赏红。
农家以为这一天如天气晴朗,则百物成熟。
谚云:“有利无利,但看二月十二。”黄河以北,渐次解冻,周期性释放冷空气南下,因而有二月初八“张大帝吃冻狗肉”,二月十九“观音暴”,二月二十八“老和尚过江” 等谚谣,前三后四必有风雨,十分应验。
清明节,有上坟祭祖之俗。
祭毕,挑新土压坟头,并挂白纸。
凡新娶媳妇必同行,称作上“花坟”。
人们往往借此踏青游春。
立夏日,家家备多种应时食品和鲜果,如樱桃、青梅、元麦等供祀祖先,称作“立夏见三新”。
饮食则有酒酿、海蛳、面筋、芹菜、咸蛋等,蚕豆也在这天尝新。
各酒店过免费赠送酒酿和烧酒给老主顾,称馈节。
这一天家家要用大秤称人重量。
四月十四日,轧神仙。
四月十四日是八仙之一的吕纯阳的生日,他是民间信仰中很有影响的神仙。
苏州阊门内中市下塘的福液观奉祀吕祖,俗称神仙庙,据说吕纯阳生日那天要化身乞丐、小贩,混在人群之中济世度人,因而逢此盛日每个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轧到他身边,就会得到仙气,交上好运,这样你挤我挤的,叫作“轧神仙”。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家家裹粽子,饮1酒,门悬蒲剑、艾叶、蒜头,堂内挂钟馗像,妇女簪艾叶、榴花,小儿额头用1书上王字,戴虎形帽,空虎纹衣,腕 五色丝线,胸前挂上网袋,内盛蒜头、咸鸭蛋,穿 … 鞋,庭院四周洒1水,据说可以辟邪,避蛇虫之害。
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浴猫狗的风俗,“六月六,狗淘气浴”,据说可治蚤癞。
寺庙在这天晒经,各户也在这天晒书籍图画,晒衣被,可以不生蠹虫。
六月二十四,荷花生日,有泛舟赏荷的风俗,其时葑门外的黄天荡和洞庭西山的消夏湾是观荷纳凉胜地。
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民间有乞巧之说。
这一天每家以面和糖调匀,捏成蝶形油炸,名为巧果。
女子用碗盛河水、井水,搅和。
入夜在庭中陈瓜果、莲、藕等,木料香礼拜祝告“牛郎织女”,同时挥扇乘凉,仰看天际银河,盼见“鹊桥相会”。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
这天俗称“鬼节”,旧时和尚道士在街头搭高坛,建盂兰盆会。
入晚箫管歌吹,飞铙走钹,各显神通,形同杂技表演,技艺可观,或行舯河上,作法事,放河灯,祈谢鬼在暑天不为疠为灾。
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诞辰。
入晚,家家门前地上遍插棒香,名烧“地头香”,又叫“狗屎香”,是为了纪念吴王张士庄。
士诚小字九四,谐读“狗屎”。
八月十五,中秋节。
晚,家家置供桌于月下,案上置香斗,供菱、石榴、柿子、栗子、白果等时令瓜果及月饼,焚香点烛,叫“斋月宫”。
中秋节有吃月饼、糖芋艿的习惯,月饼形如满月,象征亲人团聚。
中秋夜,苏州妇女还有“走月亮”的风习,其时,皓月当空,金桂飘香,清风送爽,妇女们三五成群,盛妆出游,一路赏月谈笑,兴尽方。
虎丘乇夜笙歌,游人如潮,称为“虎丘踏月听歌”,为一时胜景。
八月十八日,苏州有游石湖的风俗。
石湖在苏州城西南郊上方册东麓,湖广二十五里。
夜半,满月西偏,杏春桥九个环洞的水面上都有一月影,金波明灭,九月成串,蔚为奇观,这便是闻名遐迩的“石湖串月”。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家家户户煮五色米糕,名为重阳糕或花糕。
旧俗,这天父母都迎女儿回家吃花糕,故重阳节又称女儿节,同时这天市民都往北塔和虎丘登高。
十月初一,俗称十月朝,下元节。
旧俗,要烧冥衣祭祖先,又称烧衣节。
十月底,城西天平山霜后丹枫,红艳如火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蔚为奇观,市民多往游赏。
其时,西风乍起,菊花竞放,湖蟹肥美,有“九雌十雄”之语,相沿成俗。
十一月,冬至节。
冬至前夕,叫冬至夜,全家团聚吃冬至夜饭。
凡出嫁了的妇女必须回转夫家,倘留在娘家,将不利于亲人,会穷得“十只饭箩九只空”。
夜饭菜肴特别慧丰盛,喝冬酿酒。
饭前祭祖,祭祖的菜必须回锅烧,否则吃了会丧失记忆力。
家人有外出者,也要给他们放副碗筷。
各种菜都有吉祥名称,饭内预放两只熟荸荠,吃饭时夹出来,称“掘元宝”。
冬至当日,晨起,吃圆子和南瓜团子。
这一天开始起九,叫“连冬起九”,数至九九八十一天而寒尽。
民间有“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年”的说法,可以冬至阴晴来预卜岁末天气。
十二月为腊月 初八为释迦牟尼成佛日,寺院煮粥,内杂枣栗果仁,施散结缘,谓腊八粥,后传入民间,据说食之可以祛病延年。
二十日后,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户,俗称“掸埃尘”。
二十四日送灶君上天,请他向玉帝奏好事。
除夕夜,换新灶灯,算是接灶。
除夕。
大门上贴春联,都为吉祥语。
是晚,俗呼“大年夜”,家家祭祀祖先,举行家宴,称为“合家欢”,鸡鸭鱼肉,无不毕陈。
蔬菜必有青菜,叫“长庚菜”;黄豆芽,叫“如意菜”。
这一餐中,鱼都不动筷,取“年年有余”之意,置福桔、荔枝一盆称为天赐洪福、吉利。
这一晚,长者以朱红绳缀百钱,或以红纸包好钱币给孩童,称为“压岁钱”,大人围坐畅谈,小孩玩耍嬉笑,称为“守岁”。
全家人睡时,放爆竹三声 ,称为闭门炮仗,即所谓“爆竹一声除旧岁”。
苏州饮食
苏式食品历史悠久,它早在古代江南青莲岗文化时期(约公元前4500——前4000年)就已形成。
在苏州、吴县等地出土的文物,如炭化谷粒、加工粮食的陶杵、数量众多的动植物残骨、残骸,及与饮食有关的食器遗物鉴定情况来看,食品初加工已在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苏州气候宜人,饮食以清淡为主.符合养生理念。
苏州民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形成姑苏美 … 工巧作、文艺雅致的风格。
苏式食品是我国传统食品帮式中重要的一支,在我国食品发展史和世界饮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苏式食品与苏州丝绸、园林、工艺并列为苏州四大文化支柱。
苏式食品品种繁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有12个大类,1200多个著名品种。
12个大类分为6个帮式和6种特色,即苏式菜肴、苏式卤菜、苏式面点、苏式糕点、苏式糖果、苏式蜜饯、苏州小吃、苏州糕团、苏州炒货、苏州名菜、苏州特色酱菜、苏州特色调味品。
饮食食品的四大特色:
1、讲究时令时鲜。
2、讲究选料做工,3、讲究色香味形,4、讲究花色品种。
苏州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是品种最多的小吃,
苏帮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苏菜独具地方特色,选料严谨, … 精细,擅长各种烹饪技术,注重调汤并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从食物中最能品出当地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