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趣聞:一個婚姻風俗告訴你,宋朝的崇文抑武有多嚴重!:
.
提到宋朝,可謂是讓人們又愛又恨。人們愛它的優美宋詞,恨它的軟弱無能。至於為什麼宋朝會出現這種局面,這都與其當時的政治制度有很大關係。宋朝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制度,因此建立了龐大的官僚體制結構。所以一時間,宋朝就出現了很多官職,有了官職就需要有人來補缺。
不過宋太祖趙匡胤雖然是武裝兵變奪權上位,但是趙匡胤登基之後,並不尚武,反而對武將是再三的抑制。也許是宋太祖害怕再次發生武將奪權的事件,所以才出現了這種情況。既然不用武將,那國家大權自然而然也就落在了文官們的身上。
因為統治者的崇文抑武,所以就導致了宋朝一個嚴重的弊病,就是文武兩個方面發展得十分不平衡。進而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今天我們就通過宋朝的一個婚姻風俗(榜下捉婿),來了解一下宋朝崇文到了什麼地步?宋朝文官
有道是,「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人生有三大喜事,「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前者讀書十年就為登上皇榜,後者則將登上皇榜視為人生三大喜事之一。不難看出古人對皇榜有多喜愛,轉念想來,與今天的我們並無差別。讀書雖然不是成功唯一的途徑,但卻是最快,最有效的道路。
我們今天說的「榜下捉婿」就是宋人崇文,引發的一種社會風俗。榜顧名思義就是我們上面所指的皇榜,榜下捉婿就是皇榜之下挑選女婿。聽起來是不是有些好笑,不可思議。但這確實是宋朝一直以來非常受推崇的一種婚姻風俗。
每當宋朝的發榜之日,皇榜之下不僅有各地考生,還有各地的富紳們,他們爭相挑選登第士子做為女婿,那情景簡直就是搶,坊間便稱其為「捉婿」。宋朝畫家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中,其中就有這一場景的描繪。
其實這種在我們現在看來類似於金錢交易的「榜下捉婿」,不僅蘊含了宋朝時期特定的社會文化內涵,它還透露出了宋朝經濟崛起的同時,富裕起來的平民階層渴望跨入上層社會訴求。而陳世美就是這些人中最典型的案例,家境貧寒的陳世美,寒窗苦讀十年後,金榜題名,並娶了皇帝的女兒為妻。但是其家中早有妻兒,考中狀元的陳世美為了榮華富貴拋妻棄子,可謂是一個十足的負心漢。
其實陳世美的案例不乏是對宋朝當時社會現象的一種諷刺。不過歷史畢竟是歷史,並非小說中所寫。陳世美這種人有嗎,有,但絕對是個例。因為在宋朝讀書人的思想理念中,趕考走仕途才是人生奮鬥的終極目標。因為一旦金榜題名,那娶富豪家千金的「洞房花燭」也就馬上接踵而至了。
所以宋朝的讀書人,一般不會提前成家,更不會出現拋妻棄子。畢竟大宋的官位有限,高中皇榜豈是輕而易舉,動動手,讀兩本的事情。所以宋朝的讀書人,在此之前只得卧薪嘗膽寒窗苦讀。於是「不及第不成家」便成了一些讀書人的誓詞。宋朝崇文,為了鼓勵讀書人,宋真宗還曾寫過一首《勸學詩》。
「富家不用賣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宋真宗勸學詩大概意思就是鼓勵人們好好讀書,讀了書以後什麼都會有的。什麼顏如玉,黃金屋,千鍾粟都會有的,皇上的話無疑是對讀書人的極大鼓勵。不過宋朝崇文改變男子思想理念的時候,一些宋朝女子的擇偶標準也發生了變化。都希望自己可以做官太太,等著有一位高中皇榜的好郎君。但是這一等不要緊,男子變成了老公公,女子也從花容月貌,變得不再年輕了。
意思很簡單,一邊痴迷讀書考狀元,一邊痴情等待高中的狀元郎。結果就是等來等去,都等不到。所以宋朝的大齡剩女和大齡剩男的社會問題十分嚴重。這其中就有些人,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在皇榜底下等著,誰高中,就拉著誰做女婿。一來二去的,還成了風俗。
表面 北宋文人
其實宋朝這種「榜下捉婿」,表面上看似是在皇榜下挑選女婿。實則有一些人,在還沒有放榜之前,就有人知道哪些人可以高中,哪些人是政治上的可塑之才。提前就被打聽出了是否婚配,家境出身,籍貫哪裡。早早地就被挑選了出去或預訂了下來。例如,北宋名相王安石,就曾近水樓台先得月,選取了高中狀元的蔡汴作為女婿。
雖然「榜下捉婿」看似是一個小小的風俗習慣,但背後透露出的卻是,宋朝當時的整個社會的弊病。崇文抑武,鼓勵讀書,本無錯誤,但是過分追求,顯然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