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印经院的历史:
.
(二)刻板历史
德格印经院的刻版历史可分为4个阶段: (1)萌芽阶段。
印经院院藏雕版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清康熙42年(1703)。
在印经院创建之前,由德格土司出资雕刻的雕版约有1 500余块,加之家族收藏和差民奉献的经版已达3万余块: (2)初兴阶段。
十二世土司登巴泽仁执政期(1 7 2 9—1 739),在筹划创建印经院的同时进行雕版的刻制工作,完成了《甘珠尔》及部分《丹珠尔》雕版和其它典籍的雕版刻制,雕版量已近10万块;(3)兴盛阶段。
从18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末,刻制雕版量达到最高峰。
除完成了《丹珠尔》全部6.4万余块雕版,还编辑、刻制了数十部经典书籍的雕版,使印经院的雕版数超过20万块; (4)维持阶段。
1 9世纪后德格土司的统治势力和经济实力开始衰落,而之前印经院藏版已具相当规模,所以雕版的刻制逐渐减少,清末德格土司家族内乱时又散失部分雕版。
至1 950年,在277年的时间里印经院共刻制了480多部书籍、近30万块书版和画版,实际收藏古旧雕版近22万块。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格印经院在维修建筑的同时也着手院藏文献的清理,并进行流失和朽坏雕版的补刻和重刻工作。
共补刻和新刻各类雕版约8万块,目前德格印经院拥有雕版近307块。
德格印经院收藏的藏文化典籍最广博、门类最完备。
印经院管理严格、原材料考究、刻版技艺精湛,印刷质量精湛,且自制墨汁和藏纸,因此名冠藏文化三大胜地之一,蜚声海内外。
印经院从建院到2005年共收藏有各类典籍达480多部,1 380多函(册),30余万块、60余万页,近5亿字;各种版画6000余幅。
所收藏的典籍内容包括:佛学经典、佛本生传、佛学哲理、佛教伦理、道德修养、文学逻辑、历史传记、辞书文法、天文历算、诗歌音律、医学气功、绘画工艺、建筑雕刻等。
这几乎囊括了整个藏区70%以上的典籍著作。
国内外藏学界共识: “藏版文字最标准、经版 … 最精美、收藏保存最完整、印刷雕刻工艺最原始、各类典籍门类最齐全,几乎无差错和缺损”的藏文典籍就出自德格印经院。
(三)印经院藏版
德格印经院收藏的经版种类十分广泛,其中既有各教派共同尊奉的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也有中派研 … 《续部全集》、《修法大全》。
萨迦派的《道果道果释义》;宁玛派的《续藏》、噶举派的《大手印》、噶当派的《百行论》,格鲁派的《宗喀巴文集》、宁玛派的《隆钦文集》,萨迦派的《五上师文集》,苯波派的《龙济黑、花、白崩》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上百名高僧大德的《专集》和《传记》等。
有不少论著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版本,如《印度佛教渊源》、 《汉地佛教源流》及藏医名著《四部医典》和被称为镇院之宝的《般若波罗密多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