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生物科技 奇风异俗 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灭楚之战有多惨)

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灭楚之战有多惨)

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灭楚之战有多惨):   秦王扫六合中最惨烈的一场战争是哪一场?那自然是灭楚之战。   前…

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灭楚之战有多惨):

  秦王扫六合中最惨烈的一场战争是哪一场?那自然是灭楚之战。

  前四场赵、韩、魏、燕之战后,只剩下齐国和楚国,在决定先攻齐还是先攻楚的时候,秦国上层决定走先难后易策略。

  为什么?

  因为秦国想如果先攻齐国,楚国必定会援助齐国,因为局面已经大定,攻完齐国楚国躲不了。但先攻楚国,齐国作为经济小钢炮军事一团糟的列国,在战国后期本身就是采取偏安政策,所以秦楚之战,大概率齐国不会介入。

  但问题是,楚国是战国期间疆域最庞大的列国,人家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启了灭国争霸之旅,人家头顶着光环,是春秋战国时期灭国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是合纵抗秦的大主角。

  ucjna

  从表面上看先攻楚有着很大的难度,但秦国依旧选择了先攻楚后攻齐,就像前面说的,如果先攻齐,一但齐国受到了楚国的援助,齐国就算再偏安政策,在灭国之战来临的时候,也当倾力一搏。

  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秦国将会面临更大的难度,于是先难后易的进攻策略被制定了出来。

  秦王嬴政当时选攻楚主帅自然选的是王翦,因为灭赵燕之战非常精彩,但王翦让秦王给他60万兵力,但这个时候白起的小迷弟李信却认为只要20万就够了。

  王翦说20万打楚国?本大帅做不到,要打你打。

  u8rfq

  秦王嬴政当时考虑到,60万大军得吃多少米饭啊,以两年时间为计算,起码得消耗50万吨粮食,这还不算战马,秦国当时虽然富足,但也会伤筋动骨。

  从而后来我们都知道,李信成为了灭楚之战的主帅,率领20万秦军浩浩荡荡朝着楚国杀了过去,而王翦则选择了归隐坐看这场好戏。

  后起之秀李信率20万秦军伐楚,很快就攻克了楚国平舆,而他的对手则是楚国名将项燕,也就是后世楚霸王的祖父。项族一系世代为楚国之将,对于打仗这件事儿,这个家族是专业的。

  我们看李信伐楚用的什么战术呢?用的是“闪电战”,李信这位后起之秀是白起的小迷弟,白起用兵奇诡而凌厉。

  brmlz

  于是项燕看到了这一点,当李信强势进攻时项燕令楚军稍作抵抗便回撤,而李信则认为楚军羸弱不敢迎战,从而觉得自己的战术非常成功,所谓白起之道趁你病要你命,不错过一丝战机,进而被项燕诱敌深入,导致和另外一路大军相隔甚远。

  当李信攻克了城父之后,项燕认为时机到了,于是将大军集结于垓下,而之前被李信攻克的楚地部落也纷纷复叛,这导致李信的部队一下子遭遇了包围,随后三天楚军对李信展开了三天三夜的围杀,这场围杀战之中李信部下7名都尉阵亡,下级士兵更是伤亡颇大,直接使第一次伐楚之战失败。

  当然,你要说李信只是一个纸上谈兵者,那也不对,因为灭燕之战中,李信使用的“闪电战”战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这个事迹很是神奇,就像二战中的德国,同样是使用闪电战,在西线打得西欧众国集体投降,而在东线却没有取得成功。

  b2d8x

  原因就是东线的苏联地域广博,人口多,兵力大,反抗的信念强,而李信当时所面临的局面也差不多,燕国的国力、国土面积、人口、兵力、反抗信念强度都和楚国呈现着极大的差距,这样的闪电战打法注定不能完全使用在楚国身上。

  那么我们看德国当时使用闪电战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两面受敌,不能靠强大的国力、兵源、资源碾压其他国家,于是创造出了“闪电战”打打法,为了就是打时间差。

  可是我们看当时的秦国,在解决了前四国之后,秦国无后顾之忧,综合国力又比楚国强,根本没有到需要用奇诡战术来弥补短板的需求,李信这种战术无疑是抛弃了原本秦国的优势。

  8tx53

  后来我们看到秦王亲自去请王翦重新出山,王翦后来用的什么战术?

  直接依靠秦国强大的国力拖死楚国,是的,这就是秦国的王炸,用国力来碾压楚国。

  王翦打得一点都不着急,把战事拖了一年,最终楚国着急了,国内的王公贵族逼着项燕和王翦决战,最终落得个兵败身死,只留下一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谚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楚门运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305511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https://www.chuizmen.com.cn/11918.html

作者: 诗涵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