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下九江有什么传说吗:
.
百岁坊毗邻长江,位于庾亮北路和九华门之间的曾氏宅前,是曾家为许老太夫人所做的祝寿坊。
坊为青石结构,额枋中镶嵌有景德镇烧制的“百岁坊”三字瓷匾,整座牌坊美观大方,气势雄伟。
曾氏系湘军首领曾国藩家族成员,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曾氏解甲归田,落户九江,靠经营茶叶和大米而发家致富。
在曾氏许老太夫人99岁那年,曾家按“做九不做十”的风俗为其做“百岁”寿辰。
为此他们作了较长时间的准备,首先在原宅基地上扩地重建府宅,新建的府宅主楼为二层楼房,院内有“回”形天井,两厢是板壁相隔的众多厢房,木结构雕琢得精美细腻,栩栩如生,既古朴,又颇具近代建筑风格,宅前建有青石“百岁坊”。
屋坊落成之日,曾家包用了九江大小酒店设筵庆贺,一时间曾家为许老太夫人贺寿的消息传遍浔阳,真所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百岁坊也就为众人熟知了。
辛亥革命后,曾家开始衰落,“百岁坊”也因历经百年风雨侵蚀,尤其经过多次洪涝侵袭而日渐陈旧破毁。
上世纪末,九江市进行市政建设统一规划,扩建滨江大道时,经与曾氏后人反复协商,于1990年将其拆除。
九江的传说一
——————————————————————————————————————
市民寻真讲述莲花池出淤泥而不染的莲
莲花池在原府学前,即今朝阳小学对面。
为明成化间知府苏致中所开浚,占地面积约五亩,民国间被填塞。
莲花池因周敦颐的《爱莲说》而得名。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湖南道县人,先后在九江任过分宁(今修水)主薄,南康军(今星子)军守。
在江州创办濂溪书堂,晚年辞官隐居九江濂溪。
生前曾有“吾后世子孙遂为九江濂溪人”之嘱。
1073年终老九江,与其母郑太夫人及其妻同葬于庐山北麓之栗树岭。
周敦颐“上承孔孟,下启程朱”,为我国宋明理学奠基人,在中国文化史、哲学史、思想史、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其正直的人品,高尚的情操如同《爱莲说》中的莲花一样,深受后人崇敬。
周敦颐喜爱种莲,称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高贵品质。
他以莲明志,不求富贵,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士大夫阶层。
在文人眼里,莲花成了廉洁自律、刚正不阿、淡泊名利、不求富贵的象征。
九江城内的莲花池虽然早就被填塞,但它的名字却没有消失,而是由路名所替代。
莲花池路北起浔阳路,南至甘棠南路,全长约300米,路之中段北面原有清乾隆五十年(1785)开办的濂溪书院,其故址便是今九江市话剧团及市五中附近区域。
这条路修长岑静,蜿蜒曲折,步入其间,颇有一番情趣。
九江的传说一
——————————————————————————————————————
市民蔡厚淳讲述梅绽坡误读承载的美好回忆
梅绽坡,地处浔阳闹市区。
东靠五桂厂,南接浔阳路,面对莲花池,西接孔圣庙,北连大中路。
长约200米,最宽处约7米。
原为一自然坡地。
旧时坡地上下有数条便道穿插,四通八达。
这里的房屋,原先大部分是矮小的居民住房。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开发商在这里大搞房地产开发,把这个坡给降平了。
关于“梅绽坡”这一地名的由来,比较详细的说法是这样的:清代崇德年间,有一多年在外经商的梅姓商人,回浔定居。
在坡上购地建房,并在坡地前的街口开了一家布店。
此人特别喜爱“长春花”(老百姓称之为“四季梅”),在他居住的屋前载了几株。
这种花的花朵特多,花期特长,花势繁茂,生机勃勃。
到了秋天,百花凋谢,四季梅却依然开得那么耀眼。
就是冬天也是如此,所以有“日日春”、“四季梅”之美名。
附近居民见了,也都喜爱不已,纷纷前来索种、栽种。
一时间,坡上坡下,梅花绽放。
“梅绽坡”由此得名。
值得指出的是,九江人念这个地名,往往有两种误称。
一曰:“梅定坡”。
这应该是读了错别字,因为 “绽”字的右边正好是一个“定”字。
正应了那句话“长子读一截,矮子读半边”。
二曰:“煤炭坡”。
这应该是九江人的耳误兼口误,大家只要用九江话快速地念“梅绽坡”三个字,听起来就极像“煤炭坡”。
今天的“梅绽坡”,既无“梅”也无“坡”。
但它却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以及对浔城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九江的传说一
——————————————————————————————————————
市民寻真讲述湓浦路凝聚九江千年历史
湓浦路从原龙开河河口至今天的大中路,全长1华里左右。
九江历史上曾经叫“湓城”,龙开河的源头是“湓水”,它与长江的接口叫“湓水头”。
“湓水”发源于瑞昌的青湓山,总长150华里的河道,因为青湓山顶上有一口古井,形状像盆,因而得名,也叫湓江。
历史上湓水经龙开河流入长江,九江人把入江口称作“湓浦”,都是由此得名。
唐代白居易曾在《泛湓水》中写道:“湖山处处好,最爱湓水头。
湓水从东南,一派入江流。”白居易当年就住在江畔,他在著名的长诗《琵琶行》中写道:“住近湓江地低湿”。
因为《琵琶行》的巨大影响,后人就在“湓浦口”建造了一座古“琵琶亭”,(现位于九江长江大桥桥底东侧的琵琶亭并不是古琵琶亭的旧址)表达对白居易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它旁边的路由此得名“湓浦路”。
1861年3月,英帝国主义根据《中英天津条约》和《中英通商章程》,与江西地方当局签订了《九江租地约》,将九江客运码头(今农工商商场)以东,原龙开河以东一大片土地划为英租界。
1862年英国人便在租界内填塞湓浦港,大兴土木,筑路建房,将原先的湓浦路拓宽,当时九江人称之为“洋街”。
在这条街上曾建有英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英国巡捕房、法庭、法国天主堂及天主堂医院等等。
这条路是英帝国主义以“通商”为幌子,以“租界”为据点,向中国人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有力见证。
1927年1月至3月25日,九江工人和市民在中国 … 领导下,在北伐革命军的支持下,一举收回了英租界,也收回了湓浦路。
九江人民这一壮举已经载入了中国现代革命史册。
如今的湓浦路依然保留着一些原有的建筑和遗迹,如日本领事馆旧址等,它是历史的见证,是九江人民爱国反帝的极好教材。
湓浦路有着极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记载着从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到清末英租界一千余年的历史渊源,是九江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佐证。
市民蓝平讲述西园
九江城的缩影
西园位于九江市中心,东起庾亮北路,南临大中路,西至环城路西门口鸿轩里,北濒滨江路,总面积6公顷。
晚清时期,这里是九江府署所在地,府署衙门西侧建有一片大花园,称为西花园。
西花园在当时以其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而著称。
1918年,官府拆府署衙门变卖地基迁址重建,西花园遂逐渐凋败。
后来,许多人在此占基建宅,西花园逐渐成为居民区。
后人为了顺口,遂以西园代替西花园之称,西园由此得名。
1938年,侵华日寇占领九江,为了便于集中管束中国人,将龙开河以西的居民强行迁至西园地段,后来江苏、安徽、湖北等地的难民也相继聚居在西园。
因此,八年抗战期间,西园被称之为“难民区”。
从抗战到解放前夕,西园大多数居民是城区中的贫民百姓,他们有的贩鱼卖菜,有的拉人力车,有的帮人挑水,有的卖九江风味小吃。
西园里各行各业比较齐全,在这个方圆不大的小区里,有开副食杂货店的、有开酿酒作坊的,有看病行医的、有开办私塾教书的、还有测字看相的,可谓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一应俱全。
小小西园、堪称九江城的缩影。
西园有“五绝”为人所称道。
一是路巷交织,错综复杂。
据统计,整个西园共有92条巷道,最长的巷250米,最短的巷仅30米;路面最宽为4米,最窄为1米。
二是里弄幽深。
如介福里,它有30米长,1.5米宽。
西园里巷命名,富有文化色彩,介福院,取大福之义;同仁里,取自韩愈《原人》中的“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之句;同德里则取自《当书·晋书》“同德则同心”之句。
三是寺庙分布其中。
四是水井点缀其间。
抗战前,西园有水井二十几口,现在除了千年古井浪井外,仅存一口水井。
五是环境卫生。
1954年,西园为九江获得“全国卫生模范城市”做过积极贡献。
1962年,西园人对全片区大大小小巷道进行了全面整治,1963年以来,连年获得全地区、全市卫生模范小区的荣誉称号。
尽管西园只是九江城市中心的一片弹丸之地,但它却浓缩了九江近百年来的政治风云、经济兴衰和文化传承。
2003年,九江市 … 对西园片区房屋进行拆迁改建,拆迁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涉及1460余户居民和企事业单位,2005年将其建成集购物、休闲、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城市购物广场。
百年西园,从此作为一段历史,永远留在九江人的记忆之中。
九江传说2
——————————————————————————————————
留住城市的历史
一日,和几位朋友去寻访一座古宅,在江边城区转了许久,也弄不明白“岳师门”在哪。
问路边行人,也不知所以然,更别说指点迷津。
走累了,干脆和朋友在浔阳江畔坐了下来,打 … 问更了解九江历史的朋友。
原来“岳师门”就在江边,我们要找的古宅也就在不远的地方。
望着江边竞赛一般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我们忽然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有点陌生。
都说九江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可看看现在的城区,还有多少古迹遗存?不要说清代以前的老房子,就是民国时期的建筑,也是屈指可数。
所幸的是,九江的很多老地名还在。
老地名是另一种遗存,那是一座城市历史的“名片”。
一个个饱含文化底蕴的老地名,一个个蕴含美好传说的老地名,一个个以方言叫出浓郁地域风情的老地名,就是浔城不可再生的文化积淀。
如果说城市是一本沧桑的古书,那么老地名就好比泛黄首页上的索引,一旦它消失湮灭,城市的那段历史或许就如断线风筝,再也难寻踪迹。
因为空口无凭,历史与文化有时是需要“凭据”的,如果没有建筑遗迹、历史文物,甚至连名称都没有,那怎么来传达历史信息呢?当一座城市没有自己基本的历史“凭据”,只有人所共有的高楼大厦,那说自己是历史文化名城就显得牵强,没有历史之“根”、没有文化个性的城市是乏味的。
“七省通连,商贾云集”的浔城,当年兴盛繁华可见一斑。
“横截长江、扼控川鄂、席卷三吴、染指中原”,又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庐山清韵,鄱湖水秀,引得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竞相挥毫留下名作,这一切,都为浔城人民留下一个个琅琅上口,久为传诵的老地名。
市文化局文物科高平女士告诉记者,浔城的老地名大至分为几类:一是跟在九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二是跟九江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关;三是反映九江人民的精神面貌;四是以方位、数字、景观来命名。
这些老地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反映了九江2200多年的历史,而且集中反映了三国文化、儒家理学、近现代政治风云。
比如莲花池,出自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伴随莲花池地名的延续,而被代代传承。
浔城居民倾慕濂溪先生,就以其号来命名自己繁衍生长的地方,濂溪墓、濂溪港,无不寄托对这位隐于九江,爱恋九江大贤的深情。
湓浦路,则是九江历史之缩影,古时湓水入江处为天然良港,白居易诗云:送客湓浦口。
近代则是租界,见证了“扁担收回英租界”的伟大胜利。
“岳师门”是纪念当年岳飞抗金班师凯旋的。
还有诸如为九江中小学、中专教育发源地的考棚路;引东晋时名臣庾亮而为荣的庾亮路;为感恩李渤体察民情、纠工筑堤使南北沟通,往来称便而得名的李公堤;九江人世代繁衍生息的母亲河龙开河;浔城最早辟建和最为繁华,拥有600余年历史的老街大中路……种种不胜枚举。
承载如此丰厚的内涵,九江老地名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街区的标志了,它还涵盖着浔城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人物等各方面内容。
毫不夸张地说,只有读懂九江的老地名,才能读懂九江的历史,九江的山水,九江的人。
世易时移,伴随着时代日新月异发展,地名信息更新换代也呈现出加速的态势,新地名不断涌现,有些老地名随着历史的变迁、经济中心的转移以及城建项目的实施,在实际的应用中已然消失或濒临消失。
在浔城,已经消失的老地名就有不少:像原来在环城路的赓和里、培德里;滨江路的岳师门;西园以及西园里的七十二巷、浪井巷、鸿轩里;电影公司附近的蓑衣巷等等。
一些很有文化底蕴的老地名消失是非常可惜的。
有人说,九江的经典老地名太多太美了,庾亮路、李公堤、百岁坊、莲花池,这是多少年才留下的深厚底蕴啊!市作协主席吴清汀说,细细品味,有很多老地名都是那样可爱,都是那样卓尔不群,那是专属于九江人民的财富,少了哪个,都是九江人民莫大的遗憾啊。
市文物处专家吴圣林提议,保护老地名是每个九江人的责任,要像爱护自己的财产一样去爱护。
条件许可下,尽量使用老地名,要让年轻一代也耳熟能详,没有广泛的使用人群,老地名最终的命运只能是默默退出历史舞台。
确实保留不了的地名,应当作为一种历史文物去介绍,去记录,在地方志中保留下来,要有更多的史料可寻,从而为后人留下一些东西。
九江传说2
——————————————————————————————————
老地名拾遗
九江日报.长江周刊
庾亮路 北起滨江路南至塔岭南路,全长约1公里。
提起庾亮路,必提庾亮楼,必提庾亮。
庾亮是东晋名士,其都督江州期间“尝作楼于湓江之涯”,“人号庾亮楼”。
楼东之路号庾亮路,为大中路截为两段,分别为庾亮北路和庾亮南路。
考棚路 南接浔阳东路,正对市 … 大院,北连北司路,长180米,宽3.5米。
是九江市中小学,中专教育的发源地。
李公堤 九江人俗称小坝,跨于湖上,北起南门口,南至甘棠公园东门,全长300余米。
唐李渤任江州刺史时,为方便两岸往来,于湖上筑堤,后人为感谢和纪念他,命名“李公堤”。
督府巷 位于浔阳区中部,南起大中路,北至都督府(现九江军分区驻地),接柴桑路,全长135公尺,宽12公尺。
三国时都督周瑜镇守柴桑,在此建府,后将通往府前之路叫督府巷。
小乔巷 即今之柴桑支路,东起柴桑路,西至都天巷,长约300米,因三国名将周瑜的夫人小乔而得名。
都天巷 临近都天庙的街巷被称为都天巷,在今浔阳区延支山下,南起大中路,北至滨江路,全长500米。
官牌夹 在滨兴街道办事处驻地西约1.5公里,东至春安里,南止飞机坝,西至九江水泥造船厂,北至长江。
内有北经路、南经路及九瑞路各一段。
过去叫作“烂牌夹”,因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