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石歧一日游有什么玩?:
.
石岐是市区,只有步行街和一些商场逛了哦,商场有假日广场、大信新都会和吉之岛比较大型。
另外在步行街尽头有岐江公园,里面的景观还不错的!另外在兴中道尽头有孙文公园,值得一去! 石歧老街 孙文西路位于中山市城区石岐铁城西门外,西连津渡(石岐河)南绕烟墩山,东达仁山(即现在孙中山纪念堂),构成”山、水、城”的格局,也成为石岐商业、文化、交通中心。
孙西步行街东起悦来路口中山百货大楼处,西至中山商业大厦,全长约529米,路宽15米,共有商铺137家。
历史概况 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从隋唐时期开始到1925年间逐渐拓展,形成今天的格局,与铁城形成中山市八百年历史,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孙文路。
孙文西路一带凝聚了中山市60多万海外侨胞的乡情,他们祖祖辈辈回家乡建了不少住宅、食肆、酒店等楼宇,使孙文西路日益繁华,期间先后建成的有”十八间”、”天妃庙”、”泰东戏院”、”思豪大酒店”、”先施公司”、”汇丰公司”、”福寿堂药房”等历史遗迹以及众多的茶楼、食肆,这些建筑物大部分建于清代至解放前年间,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
孙西步行街东起悦来路口中山百货大楼处,西至中山商业大厦,全长约529米,路宽15米,占地200亩,先后分一、二期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共有商铺137家,全部工程于98年9月19日竣工。
建筑风貌 孙西步行街两侧的低层建筑风格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式殖民地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的混和,建筑学上称为”南洋风格建筑”,是欧亚混杂的”南洋”文化的重要表现。
”南洋骑楼”极具历史文化欣赏价值,又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无论刮风、下雨、日晒,游人顾客均不受天气的影响。
骑楼建筑往往几座或十余座毗连一起,形成参差错落的连续界面效果,外观统一。
建筑均以2-3层为主,少量4层(如中国银行钟楼、思豪大酒店等),从地面至女儿墙平均高度在16米左右,街道宽度为12米,与建筑的平均度成3:4的空间比例关系,在正常视角内,形成了舒适宜人的外部空间尺度和步行街形象。
步行街历史简介 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为孙文路。
从隋唐时期到1925年间逐渐拓展,形成今天格局。
马路两旁是经历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建筑物体,至今仍然保留着古建筑艺术色彩。
从民国时期开始接受西方建筑造型,又融合了西方古典建筑造型,至今还幸存着精湛木雕、灰塑等中西合璧建筑物体,弯曲自然的商业街,舒适怡人的外部空间尺度,南洋风格的骑楼,整个街区外部空间与功能有机结合,这一切记载着石岐城区的形成和各个发展阶段,更凝聚着中山市60多万海外侨胞的乡情,既颇具历史文化欣赏价值,又有纪念和爱国教育意义。
为了保护这一历史建筑群同重塑孙文西路悠久繁华的容貌,中山市 … 结合旧城改造,于1997年8月20日开始分两期对孙文西路进行施工改造,至1998年9月19日全面竣工,历时一年多时间,将孙文西路更名为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
修缮后的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再现迷人的风韵和焕发着蓬勃生机。
街道上花团锦簇,昔日灰色的建筑物披上了粉红色、米黄色……的盛装,街道两旁增加了长椅供游人休憩。
昔日档次不高的商铺也焕然一新,带给人们一个亮丽的视点,新旧文化在这里完善地对接,传统和现代有机地揉合一体,这相容不悖的融汇令百年老街飘逸着一片迷人的文化气息,成为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为外来游人提供一个风格独特的旅游景象,也为本地市民提供一个集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好去处,给人们一派繁华兴旺之景。
景点简介 1、人力车铜雕 人力车铜雕位于步行街的入口处,它反映了二三十年代中山街头的一个小景:一名人力车夫拉着黄包车停下来,车旁一位衣着光鲜整齐的绅士正欲上车。
雕塑作者–我市艺术家刘大邦先生采用了超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运用与实物1:1的比例建造,使雕塑与步行街的塔形入口标志建筑物构成一组,互为依托。
塔形标志浓缩了孙文西路建筑上的特色要素,并与”骑楼”的柱子同高,与街上的南洋风格建筑融为一体,使人置身于浓烈的历史文化氛围。
人力车铜雕的构想源于吴锐成副市长,得到一致赞同后,作者在设计中翻查了大量历史资料,取材于一幅孙科扶着卢太夫人上黄包车的旧照片。
为了取得逼真的效果,该雕塑除人像的头部外,全采用实物翻模,包括人物的衣服、手脚等,黄包车是从珠江电影制片厂找来实物直接翻制。
设计原稿还包括对面马路设一个等候乘车的女子的雕塑,经讨论修改后简化成现在的设计。
现在,人力车铜雕已成为步行街的重要标志。
2、《小城故事》浮雕 在步行街入口右边墙壁上镶立着一个大型浮雕《小城故事》,浮雕作者陈宅中先生以孙文西路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商业文化为背景,把当年人流频繁、商贾云集的商业文化精髓溶进这6.6×2.45平方米的艺术空间里。
眼前,街上商号一间紧挨一间,广告招牌满目皆是,路人行人摩肩接踵。
各个阶层各式人种应有尽有,包罗万有,卖点心的、炒风栗的、巡捕的、跑商的,向你展示了一幅社会百态图。
3、思豪大酒店 民国13年(1924年),澳洲归侨郭四泉回乡开办私营银行,命名香山银行,地址设在现时的步行街大庙下路段。
抗日战争胜利后,香山县商会会长李德联将香山银行大楼改建为五层豪华酒店,取名为思豪大酒店,成为当时最豪华的酒店。
4、人力黄包车 在步行街东端入口处设有人力黄包车,为游客提供拍照及拉车游览服务。
人力车,又名黄包车、洋车,旧时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
最先由日本传入,故初名”东洋车”。
其构造根据力学原理,使人坐上车后,利用重力促使车轴向前滚动,减轻拉车人的牵引力。
洋车车轮最先为木轮包铁皮,称为”铁皮车”,后改为硬橡胶车轮,称”死胶皮车”(即现时所示人力车),再后来改为充气胎车轮,称”活胶皮车”咸丰庚申年(公元1860年),当时的官吏、富户都拥有私家车仔(即人力车),后来,随着东西乡道的建成,私营车仔馆出现,出租车仔给车夫于城内拉客,亦行走东西乡远途。
至清末,车仔行业旺盛,及至民初,石岐拆城改街,建设马路以后,于东、西、南门路口均有车仔站排列车仔待客招唤。
石岐城内的主要通道口,也有车仔待客,马路大街则车仔穿梭往来,四十年代,人力车成为石岐城区主要的交通工具。
抗日战争胜利后,脚踏三轮车传入日见增多,到五十年代初期,人力车基本被三轮车代替。
人力车的再现,与步行街的南洋风格建筑融为一体,唤起了人们对步行街历史溯源的遐想。
5、文化广场 步行街文化广场位于大庙下路段,总建筑面积为503平方米,广场内修建了市内首个平地式喷水池,骑楼下的墙身是著名画家陈宅中的大型壁画,壁画是二、三十年代孙文西路的缩影,画中人物栩栩如生,形态逼真,与步行街建筑风貌融为一体。
广场正前方设置了一个40平方米的舞台,为辖区商户、市民及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表演。
昔日孙文西路的百年老店 福寿堂–始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址在今石岐孙文西路154号,创设者为石岐南下(三仙庙)李某。
第三代负责人为李瑞文,1923年曾任中山县商会”路工董事会”会长,领导修筑马路。
第四代负责人李鸿标曾任县商会 … ,有石岐”商界才子”美誉,30年代兼任石岐商团大队长,1946年至1950年期间任中山纪念图书馆长。
50年代经理为李鸿标庶祖母刘月清,后赴港定居。
该店规模较大,曾有员工30人。
自制膏丹丸散和加工鲜明熟药,在邑境四方皆有名气。
1956年参加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仍沿用福寿堂老字号,知名度颇高,已有130年历史。
汇丰公司–清末开业(一说辛亥革命时正式开张),址在今石岐孙文西路邮政营业部。
是一间规模较大,有四层楼四铺面的侨资公司。
主营百货,分设服装、毡帽、钟表、眼镜、玩具、罐头、烟酒、糖果饼、床上用品等专柜。
为了招徕生意,公司在四楼开设茶楼,并在天台设茶座,兼演粤剧。
为保存该企业,20年代筑建马路时, … 只好取曲道。
战前,该公司生意兴隆,成为县内商业零售额最多的单位。
中山解决后,50年代曾用作 … 工人俱乐部,后又改作县邮电局。
永安侨批局–始于民初。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美物资短缺,金币比兑低于我国银圆。
交战国家青年纷纷入伍打仗,华工工价较高,侨汇猛增。
中山竹秀园村华侨郭泉、郭乐、郭顺,先在沪港开设永安公司。
获悉家乡侨汇增多后,迅即分资入主石岐十八间的汇源银号,将其改组为中山永安侨批局。
并将楼房改建为钢筋水泥水磨青砖结构,楼高五层半(址在今中国银行孙西分理处),由郭灿英出任司理,主要业务办理侨汇兼营找换、储蓄、按揭、”燕梳”(即保险)。
因郭氏信誉甚佳,故永安侨批局在乡邑侨汇业务中,占了75%至80%。
1949年8月,因政权更迭而断汇,1950年1月重新工商登记,恢复侨汇,由国家管汇,不搞公私合营,继任司理郭彦文。
公益纸料店–1921年,县长吴铁城倡导石岐拆城筑马路时,黄栋初即从明代开设的金玉楼纸料店辞工出来,集资2500两白银在十八间开设公益纸料店,并自任司理,1931年,黄森继任司理。
经营纸料类、各种文具、爆竹、冥镪、年宵玩具等,在邑内同业中执牛耳。
新址在孙文西路158号,门面为子子 铺,156号后座为加工场。
1952年12月22日登记资金100586.42元,员工30人,资金和购销额在百户同业中仍居傍首。
1956年加入全行公私合营,公方代表吴周帜,经理黄森(后曾任石岐市商业局副局长、石岐市第三届工商联主委、石岐市首届政协 … )。
思豪酒店–址在石岐孙文西路,原商会东侧。
该址于民国13年(1924年)间,曾由澳洲归侨郭泗泉在此处开办私营香山银行。
但昙花一现,两三载就结束业务,后由其他商号租用。
抗战期间,遭受敌机轰炸而成颓墙瓦砾。
抗日战争后,县商会会长李德联回邑复员,先购此地,迅即兴建五层楼宇作豪华酒店,时称设备一流、新颖。
实际上,大部分家具是香港思豪酒店更新替换出来的。
商会会长李德联有禾田、米机、电厂、酒店旅店等股份,1950年全部被没收充公。
该酒店现名为石岐旅店。
昔日孙文西路的旅店 昔古,传递各级 … 文书的快马(包括人和马)中途休息之所,称”驿”。
快马到驿后,凭官府牌子验明,人粮马草由驿供给(但京城招待外国来宾或不同畛域之官员住所,档次较高,称为”驿馆”)。
而民间商业性质、代客存放货物和留住客商之所,称为”栈”。
辛亥革命后,我国企业界人士,仿效西方逐步开设旅店、酒店、饭店、宾馆、别墅、山庄、寓所等。
中山毗邻港澳,经营此业者,由前清沿袭至民国时期,俱称为旅店。
1946-1949年期间,孙文西路规模较大的旅店石岐镇总商会东侧的思豪旅店和大庙下8号的金城旅店。
解放前的旅店,设备简陋,仅设有六床大房、双床中房、独床单房、雅洁厢房(内配置大床、麻将台各一张,几椅若干)四类房。
所有家具是木器。
客商入住先到帐房登记。
入到房中,首先看到” 携来杂物贵客自理”字样。
这时,服务员(茶房)见客人来到,立即泡上一壶茶,并向客人说明厕所、浴室在何处,还介绍饮食饭店,车般交通班次时间等。